发布日期:2025-08-16 07:23 点击次数:173
文|木子
编辑|娱叔
不少学子最近都已经陆续收到了高校的录取通知书,即将开启自己人生的全新篇章。
可有不少学子和家长却落入了骗子的陷阱,以至于到了现在非但没有拿到录取通知书,反而是被骗走了不少财物。
近日,央视就发布视频,揭露了类似高考升学骗局的运作逻辑,并将其荒诞本质彻底撕开。
那么骗子到底是用了什么手段能欺骗如此多的家长,高考升学又是否真的有捷径可走呢?
1、升学梦陷阱
虽然说报考志愿本身非常重要,但多数情况下,成绩出来的那一刻,自己会去哪类专业,报考哪一层次的院校也都基本定下了。
不少孩子的分数虽然能保证自己有所学上,但距离家长的预期肯定还是有所出入的。
这个时候,就有机构站了出来,表示自己有办法让孩子能够“低分上名校”。
机构声称,自己的运作方式是通过国际生的方式,将学生置换到国内高校,最后以统招生的身份入学。
虽然多数的家长对于国际生的流程并不了解,可是随着近年来国际学术交流越发频繁,大家也都对此略有耳闻,并选择了相信机构。
在有了“理论依据”后,机构也就开始明码标价地收费了,普通二本11万,一本名校25万,至于211、985这类高校的收费更是高达35万。
虽然价格不菲,可为了孩子上学,不少家长也都咬了咬牙,把钱交给了机构。
为了打消家长的疑虑,这些机构也是实时跟进,经常让家长和学生填写各类表格,俨然一副认真办事的态度。
可假的终究是假的,机构的“拖字诀”在各高校的录取通知书下发后也就原形毕露,最终被举报查处。
2、并不高明的骗局
虽然骗子机构扯虎皮做大旗,给自己伪造了看似专业的名头,但整场骗局其实还是相当粗糙的。
就从这个所谓的国际生置换来说,家长们如果真的去有关部门了解一下国际生的入学规则,其实很容易就能发现骗子的说法是不合理的。
可问题是,家长们即便觉得这件事不合理,但他们的潜意识也让他们不愿意去戳破他,“迫使”家长们去相信这件事。
法国文学家巴尔扎克曾说:“人如果无法欺骗自己就很难活下去了”。
诚然,我们生活中多少会有“自己骗自己”的行为来安慰自己,这些面对孩子不理想成绩的家长就更是如此了。
假如这些家长不是当局者,而是跟我们一样的旁观者,他们多半是能发现其中漏洞,不会被如此假的骗局给骗到。
可这些家长正处在一个有心无力的阶段,他们无法接受孩子的成绩,想要想办法让孩子上名校,所以才会有意忽略骗局中的诸多不合理因素。
毫不夸张地说,类似案件从高考期间一直报道到了现在,大多数家长都能明白这时候有骗子,应该谨慎小心。
只不过在切实的利益关系面前,这些家长选择了愿者上钩,去赌一把自己遇到的不是骗子而已。
3、自愿上当的隐情
当然,虽说上当受骗这件事是家长们想要钻空子导致的,但我们并不能将问题全部归咎于家长们,毕竟他们的思想观念也是被教育体制所影响的。
长期以来,人们对于教育都存在一个误区,认为教育本身的作用是不大的,但是学历的作用非常大。
这也是为什么,很多家长并不去关心孩子在学校平时学到了什么东西,但却非常关心最后能够考进哪一所学校。
这种观念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,而是长期实用主义观念下潜移默化形成的。
因为这种学历主导的模式,家长们才会做出如此出格举动,拼了命不想让孩子去层次稍低的院校,不愿意去学一些就业前景稍差的专业。
而另一方面,走后门的心态也十分重要。
费孝通先生曾分析过,人们其实并不排斥走后门,只是厌恶自己不能走后门而已。
二者结合起来,家长们认为自己想办法让孩子上更好学校的行为是合理的,又觉得自己能走后门是占了便宜,自然也就容易上当受骗了。
每一年我们都能看到类似的骗局,这一悲惨的现状也证明了,此类骗局在家长群体中有着不小的受众。
除了有关部门对骗子机构的打击之外,最重要的还是要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教育观念。
让教育的本质回归教育本身,而不是任何功利行为的附属品,只有这样,才能将类似的骗局扼杀在摇篮中,也让我们未来的教育事业发展更为均衡。
结语
类似的案例年年讲、年年说,从高考开始到录取通知书下发,官方媒体的揭露视频和文案就没有停下来过。
可即便如此,依然有不少家长抱着侥幸心理想要搏一搏。
其实只要经过任何的理性思考,我们都能发现这个骗局的各种漏洞,但问题是望子成龙、望女成凤的心态已经让这些家长不能理性思考,自发地补足了骗局中的诸多漏洞。
说白了,并不是这个骗局本身有多高明,而是骗子利诱了家长们的心理,让家长们希望这个骗局是真的。
而家长们之所以会被如此轻易的骗局欺骗,一定程度上也是畸形的教育观念作祟。
诚然,这些孩子的高考成绩不够理想,但大多数还不至于落到没有学上的地步,如果老老实实地按照规定报考志愿,不少人也都能选个不错的专业和院校。
可因为家长们不甘于平庸,盲目地想要孩子上名校,最后才落入了骗子的陷阱。
作为受害者的家长实际上也是想要钻规则的空子,而这也是骗子最为高明的一点,将自己的行为同家长们绑定,让家长们无处说理。
老话常说身正不怕影子歪,在类似的事情上,我们最好的捷径就是走正道,不去找捷径,只有这样,才能真正避免类似的骗局重演。
部分信息来源:
央视频|警惕“升学捷径”骗局!交钱可低分上名校?十余名家长遭巨额诈骗